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香港「佔領中環」活動與七一遊行概述


2014.6.19


以月初的「六四」為開端,到22日的全民投票政改方案、以及七月初的「七一」大遊行,整個六月,香港都瀰漫著緊繃的氣息。6月10日,香港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被以三年前「擾亂公共秩序」的舊案而遭逮捕入獄,同一天,北京則發佈了「一國兩制白皮書」,兩起充滿政治意涵的事件,讓香港社會一片譁然,更引發連日不斷的示威與抗議行動,甚至還發生兩度衝入立法會的陳情事件。接下來,支持政改、同情民主派人士的壹傳媒、以及「佔領中環」活動的電子投票系統,連日來遭到大規模駭客癱瘓式的攻擊,甚至連台灣的蘋果日報都遭受波及。

一連串事件,預告了接下來數週的香港絕對不平靜,而未來香港自治的命運,也將取決於香港民眾在相關行動中,展現出多強的意志力。

長毛入獄

「長毛」梁國雄為立法會民選議員,泛民主派,長期活躍於社會運動,並大力支持與組織佔中運動。因三年前一案被訴申請保釋,日前受到香港高等法院拒絕需入獄四周,時值七一遊行,被認為是刻意對佔中運動的一項打壓作為。

兩次立法會突襲佔領

佔領立法會又稱「反對新界東北前期撥款運動」,源為土地開發事件,實也牽涉中港融合敏感問題(大陸內地人進入此邊境特區免簽)。這是香港民眾首次佔領政府機構,有諸多似是台灣318運動樣貌,其背後展示意涵的也是佔領中環的操演行動。06.06首次發動達200人佔領大廳,06.13第二次發動達千人佔領立法會內部。

「一國兩制」與香港特首普選

香港自1997年七月一日回歸中國,依據《香港基本法》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以「一國兩制」為方針,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宣示將讓香港擁有「五十年不變」的高度自治。

香港特首(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目前是由選舉委員會[1]投票產生,經中央政府任命之。北京承諾,將於2017年實施特首由人民普選,但是候選人仍經由「提名委員會」提出,社會普遍質疑,「提名委員會」就是為了事前篩選,無法落實真正的普選(直選),因而發起爭取全面普選的「真普選」聲浪。

「佔領中環」活動與其效應


2013年3月,香港大學法律系教授戴耀廷等三人,發起了「佔領中環」的運動(全稱「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目標是透過活動、宣傳與討論、溝通,目標是爭取2017特首的真普選,爭取香港人民的支持,也透過這樣的社會運動逼迫港府以及北京正視訴求、進而願意對話談判。

戴耀廷曾表示,「要爭取香港落實真普選,可能要準備『殺傷力』更大的武器—佔領中環」,他說「佔中是為了不佔中,就是要透過對抗產生一種張力,佔中是未來的緊張,讓大家回到談判裡。」目的是「用運動帶動政治文化的轉變」。提出公民抗命的主張,表面上是對抗;但他重視的是民主的商討,透過討論的過程,希望找到解決紛爭的方法。目前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前主教陳日君、媒體人黎智英等人都表態支持。

「佔中」運動發起的政改方案投票,將於6/20~6/22進行電子(手機)與實體投票,其結果不受投票率影響。這個「全民公投」引來北京及港府諸多阻擾,自13日啟動「6.22民間全民投票」投票網站進行測試30小時後,即遭大量駭客攻擊,已有兩間網路供應商因不堪負荷退出。同時大力支持佔中運動的壹傳媒網站也於18日出刊之際時遭網路癱瘓。對此干擾,發起人戴耀廷表示除了增設實體投票佔,原預定三天的全民投票也將延長至少一周,在網路阻擾之外讓更多人利用實體投票。並表示原本預估約有30萬人參與投票,因一連串干擾事件可能增加至50萬人。

公投命題:

(一)、就2017特首選舉,本人支持「和平佔中」向政府提交以下方案:1.真普選聯盟方案。2.人民力量方案。3.學界方案。 4、棄權。

(二)如果政府方案不符國際標準讓選民有真正選擇,立法會應予否決。本人表示:1、立法會應予否決。2、 立法會不應否決。3、棄權。


北京的回應:一國兩制白皮書


6月10日,中國國務院公佈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 》,強硬回應「佔中」以及香港民眾對真普選的訴求,白皮書詮釋「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內涵,強調對港的中央管制權。

1、 中央對港擁「全面管治權」: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中央具有監督權力。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其唯一來源是中央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權,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務管理權。高度自治權的限度在於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就享有多少權力,不存在「剩餘權力」。

2、「一國」與「兩制」並不對等:「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一國」之內的「兩制」並非等量齊觀,國家的主體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是不會改變的。

3、香港社會現一國兩制及《基本法》「不正確觀點」:香港社會還有一些人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有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必須把香港基本法的每個條文放在整體規定中來理解,放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度體系中來把握。

4、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中央政府繼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循序漸進發展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政制。行政長官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立法會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這是中央政府作出的莊重承諾,並體現在香港基本法的規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中。

中央政府真誠地支持香港的民主政制向前發展。…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制度必須符合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香港實際,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體現均衡參與的原則,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特別是要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的法律地位,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經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人選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只要香港社會各界按照上述原則務實討論,凝聚共識,就一定能夠實現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最終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5、警惕外部勢力破壞一國兩制:要始終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防範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

 

附錄:佔中運動大事記


2013年1月16日
香港大學法律學者戴耀廷投書發表《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鼓吹港人自決的權利,提議發起佔領中環行動。

2013年3月27日  
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發表「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簡稱:和平佔中)信念書,爭取2017年普選特區行政長官。

2013年6月9日
「佔領中環」於香港大學進行首次商討日,為此運動設定了議程,共約700名參與者。

2013年10月~2014年2月
各團體合辦了超過三十場第二次商討日會議,超過三千人參與,討論主要範圍是設計普選特首的選舉辦法所要符合的最重要原則。

2月21-23日
進行電子投票,讓簽訂和平佔中意向書的香港市民就設計普選特首選舉辦法的各項原則作出評價。

3月9日
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第二次商討日總結及前瞻大會,邀請已簽訂和平佔中意向書的香港市民參加。

5月6日
戴耀庭等人在香港中文大學,北角區等地舉行第三次佔中商討日。

6月10日
國務院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 》白皮書

6月13日
啟動「6.22民間全民投票」網站進行測試,旋後遭大量駭客攻擊致癱瘓。

6月16日
陳日君、朱耀明等人發起一連七日的毅行爭普選活動,呼籲622港人齊投票。

6月18日
戴耀庭宣布622全民投票延長一周,並增設實體票站。

6月20-29日
舉行全民投票日,表決兩條問題。

*另請參考BBC中文網佔中專輯


香港:「一國」之下的同床異夢

洪耀南(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秘書長)


1982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北京與鄧小平會談香港問題,確定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鄧小平承諾對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柴契爾夫人一踏出人民大會堂,隨即在階梯上摔了一跤,注定香港回歸的步法不會配合中共的主旋律。

政治勢力的變化:建制與泛民


回歸之初,香港的政治勢力大致上分為「建制派」與「民主派」兩股勢力。傳統左派與親中共團體,被統稱為建制派;而過去親國民黨的右派,原本隨蔣介石的去世而勢力衰退,但之後因保釣事件、中英談判香港回歸問題,主張香港前途問題應加入民主機制而再度活躍,更被中共列為統戰的目標。不過,89年「六四」事件,讓中共與香港民主派漸行漸遠。

1991年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18席中民主派拿下了17席,甚至後來組成民主黨,在1995年的立法局改選的20席直選議席中獲得17席、在立法局共19席,成為最大政黨。1998年回歸後首屆立法會選舉,因功能組別議席掌握在北京手中,直選議席因採取比例票單式,自此民主黨開始分裂。

2003年,香港基本法第23條「分裂國家及顛覆國家罪」入法,引發香港社會普遍的不滿,激發超過50萬人參與當年的「七一」大遊行。2004年,關注基本法45條(香港行政長官的普選方式)的四名律師與社運名人長毛都進入立法會,這股採相對激進路線的新興力量,成為民主黨的競爭者,被統稱為「泛民」。

「六四」與「六四」:北京與香港之間的鴻溝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鎮壓行動,對香港人民造成極大的衝擊,喚醒了香港人的自覺。經過25年,香港民眾對於六四的紀念活動卻未曾中斷,甚至「六四」到「七一」變成香港每年的政治活動期。另外一個「六四」,卻是中共面對一國兩制的香港、始終跨不過的心理障礙,就是泛民:建制派的得票率=「六:四」的「黃金比例」,這是讓北京遲遲不願意進行普選的原因之一。

落後統治V.S. 成熟社會


香港屬於晚熟的民主化,很多國家在國民所得五千元左右面臨民主化問題,香港是世界上少數國民所得接近四萬美金之後才開始進入民主化階段。相對的,中國現在正處於中等收入陷阱階段,勞動成本增加,產業面臨轉型,但技術仍無法同步升級。

很多國家都是伴隨著民主化過程、推升社會與經濟力道以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中共的治理能力目前還停留在中等收入陷阱之前,加上內部同時存貧富差距、人口移動與戶籍制度、社會保障、人力成本上升與勞動技術升級等問題,矛盾與衝突不斷,北京現在等於是用國民所得五、六千元水平的治理能力,應付國民所得近四萬元水平的香港,難免左支右絀;加上中國內部高漲的民族主義浪潮,以及領導人的思維,讓北京更傾向選擇以強硬姿態來回應、選擇空間有限。

2012年,香港爆發青年學生反「愛國教育教材」的運動,這個運動改變泛民的結構,更衝破香港一國兩制下「愛國愛港」的緊箍咒。去年一月,以落實「真普選」為主要訴求的「佔領中環」運動,提出「622公投計畫」,希望以自辦公投方式,凝聚民意,爭取特首能實現真正的直選,此活動將於6/20-6/22舉辦,由於電子投票遭到大規模駭客攻擊而癱瘓,加上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六四」25週年、以及「七一」大遊行多重議題交互影響,香港從六月開始就瀰漫著「覺醒」、「爭取民主」的氣氛,相關遊行與抗議活動一波接著一波,甚至也發生衝破立法會側門的事件。

這股氣氛,預料將在佔中公投至七一遊行之間達到最高潮,恐將激發超過上一次的五十萬人遊行的規模。在香港特首支持度日趨低迷情況之下,北京嚴陣以待,提早反應,祭出「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強調對香港全面管治權的合法性,一方面是定調「普選」的意涵,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嚇阻反對派的運動。

「一國」是現在進行式,「兩制」已經回不去


北京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將過去強調「兩制」、「五十年不變」的保證,變成「一國」。這突顯北京面對一國兩制,進退兩難,難以兌現承諾卻又覆水難收的窘境。習近平上台之後倡議「中國夢」,中國夢的本質,就是民族主義,而民族主義的高漲將激化香港與中國社會之間的對立,未來北京對香港民主化訴求可能日益強硬,將普選框架在可控制範圍內,以免產生難以承受的後果。

未來,「一國」將逐漸變成香港的主旋律,「兩制」的空間將日漸被壓縮,但香港人卻更難融入中國夢,不滿與抗爭的力道會越來越強,「民主夢」與「中國夢」的對撞與衝擊勢所難免。眼看特首的「真直選」遙遙無期,香港的命運,從「行政區建築政治學」即可窺知:行政大樓高於立法會大樓,特首辦公室後方則矗立著中國解放軍辦公室,誰才是老大,不言可喻;雖是「一國」,港人與北京卻是同床異夢,這是香港難以擺脫的命運,更是北京必須妥善處理的挑戰。



註[1]: 選舉委員會共有1200名委員,是由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通過確定;分別代表香港社會的38個「界別」。其中300人來自工商、金融界,300人來自專業界,300人來自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其餘300人為立法會議員、區域性組織代表、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以及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各個界別分組成員,由上段所述界別分組投票人投票選出。各個界別的劃分,以及每個界別中何種組織可以產生選舉委員的名額,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定選舉法加以規定。選舉委員會是以個人身份投票,而選舉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